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拥有一支由一流预防医学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本刊坚持预防与临床结合,普及 与提高兼顾的办刊物色,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                

揭秘:多动症与抽动症,孩子的不同信号!

时间:2024-12-31 17:07:18

多动症(ADHD)和抽动症是两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疾病,它们虽然都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但具体表现和成因却大相径庭。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更能有效指导治疗和干预措施。

多动症的表现与成因

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行为发育障碍。根据症状的不同,多动症通常分为三个类型:注意力不足型、多动/冲动型以及混合型。

注意力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容易分心,常常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孩子在上课时可能会频繁走神,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书本或作业。

多动/冲动型则表现为明显的活动过多和行为冲动。孩子可能总是跑来跑去,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甚至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他们往往难以等待轮到自己的顺序,常常打断别人的对话或游戏。

混合型则是前两者的结合,既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又表现出明显的多动和冲动行为。

抽动症的表现与成因

抽动症,又称妥瑞氏综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和发声。这些动作可能是短暂的、快速的、反复的,且通常是无意识的。

运动抽动包括眨眼、皱眉、面部扭曲、肩膀耸动、头部或四肢的不自主运动等。例如,有些孩子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或者耸肩。

发声抽动则包括咳嗽、清嗓子、喉咙发出奇怪的声音等。例如,有的孩子会在不适当的时候发出“呃”、“啊”之类的声音。

这些抽动症状通常会在孩子紧张或者兴奋时加重,而在放松或专注时减轻甚至消失。

多动症与抽动症的病因分析

多动症和抽动症虽然都是神经发育障碍,但其病因有所不同。

多动症的病因复杂,通常认为是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同时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如孕期吸烟、饮酒、早产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此外,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也被认为是多动症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抽动症的成因同样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抽动症患者的家族中往往有类似疾病的发生史,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重要性。此外,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异常,也被认为与抽动症的发生有关。环境中的压力事件,如家庭矛盾、学校压力等,可能会加重症状。

如何区分多动症和抽动症?

尽管多动症和抽动症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如都可能导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佳,但它们的核心症状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多动症主要涉及注意力和行为的控制问题,而抽动症则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运动和发声。

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主要集中在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跃上,如果是,则更可能是多动症。

如果孩子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和发声,那么很可能是抽动症。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这两种情况可能并存,称为共病。这种情况下,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更为复杂的考量。

结语

了解多动症和抽动症的区别对于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至关重要。家长应当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科学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和改善他们的症状,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